极品御用闲人_第十一桶 第三百零七碗 铁木真入京朝拜 大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桶 第三百零七碗 铁木真入京朝拜 大司 (第1/4页)

    ??蒙古人重返草原,并请求大燕皇帝准许他们把已故王汗忽图刺的遗体安葬在呼伦贝尔地区,王战迟疑不决,召集大臣商议。尚同良等人都表示,皇帝刚刚登基,正当以仁德使四海归心,可以答应。

    ??王战遂下诏给辽东卫戍区,命其派员监督蒙古人安葬,并密切注意蒙古人之后的动向。八月,辽东上奏称,蒙古人在大燕官员的监督下,依蒙古习俗安葬了忽图刺的遗体,并未见任何异动。

    ??不久,蒙古首领铁木真再度上书大燕中央朝廷,请求皇帝归还其父也速该的尸骨。当年河间郡王林冲发兵灭蒙,活捉蒙古小王也速该,王钰恨其心狠手辣,生性残忍,斩于京师,悬首示众。后收敛遗体,葬于京城西郊。

    ??王战考虑到死者已已,当使其归葬故里,入土为安。再次同意了蒙古的请求,命人掘出也速该遗骸,以楠木棺厚敛,派人专程送往辽东,交还给蒙古人。据说铁木真只率十余骑,卸下武装,亲往辽东迎回其父遗体,哭拜于地,运回呼伦贝尔安葬,尊为“多罗耶汗”。

    ??祖父父亲都安葬完毕,可铁木真似乎并没有要走的意思,滞留蒙古草原。第三度上书给王战,苦苦哀求大燕允许他们留在草原上,并再三保证,从此以后,臣服于大燕帝国,世世代代供大燕皇帝驱策,永不反叛。

    ??这一下,大燕朝中的部分大臣们开始不满。蒙古原是我家奴,后又成为手下败将,如今重返草原,要求安葬先人,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答应。但蒙古草原,是燕军将士浴血奋战打下来的,岂有重新拱手让人的道理?再说,若让蒙古人留在草原,他日羽翼丰满,又生反心,该当如何?

    ??王战不懂军事,遍问群臣也是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无奈,只得求教于耶律南仙,她是契丹人,年轻时生活在草原上,熟悉游牧民族的习性。耶律南仙表示,先帝在时,对蒙古发动军事打击,那时蒙古强大,对我形成威胁,不得不打。

    ??今日,蒙古人穷途末路,率众来归,若斩尽杀绝,有失天朝风范。不如使其留在草原,拱卫北疆,命其时常进贡牛羊马匹,异域特产,以供宫中之用。若有战事,则可驱使蒙古勇士,奋战于燕军之前,岂不两便?

    ??王战本是个仁慈的君王,不喜动武,又想到人家走投无路,苦苦哀求,实属不易。若真能诚心归顺,拱卫北疆,亦是好事。就担心他们象从前那样,靠着大燕的庇护日渐强大,反过头来就咬你一口,这才真的是养虎为患。虽然倾向于招安蒙古,但因朝中大臣持反对意见者不少,王战一时没有表态。

    ??净鞭三响,百官上朝。

    ??新帝登基,万象更新,朝中也换了不少新面孔,吴弼一帮人在圣上登基之后,要么被罢官,要么被降职。从前与汉王交好的一班年轻官员得到重用,其中以张思继,朱熹为代表。王战启用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才华横溢,年轻有为,而且全是科举正途出身。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殿头官高喝一声。

    ??当下,便有尚书令陆游出班上奏,言四川事态已经平息,贪官伏法,百姓拍手称快,但因先前动乱,导致四川部分府县百姓生活困难,请求皇帝拨出粮款,安抚灾民。王战准其所奏,命户部尚书立即施行。

    ??又有礼部尚书上奏,称盘踞安南的周国皇帝柴桂去世,其子柴顺继位,遣使呈来国书,希望大燕派出使臣,出席其登基大典,两国永为睦邻,世代交好,王战亦准所奏。

    ??待百官奏事已毕,王战方才开口问道:“日前蒙古首领铁木真上书,请求朝廷允许其部众回归草原,并表示愿世代臣服于大燕,列位臣工各持己见,今日可有定论?”

    ??兵部尚书,大学士,范国公韩世忠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可。”

    ??“哦?韩爱卿有何高见,不妨说来听听。”王战问道。

    ??“先帝在时,曾再三对臣等言道,蒙古狼子野心,难以养家。当年同意其独立出金国,照顾我朝,乃是权宜之计。后果不其然,蒙古反叛,我朝派遣二十余万大军,耗费许多钱粮方才平定。今若使其回归草原,日久必生祸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