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节 (第1/8页)
??古代山水画鉴赏元顺帝为了笼络人心,对贵族、官僚滥行赏赐,挥霍无度,造成国库入不敷出。脱脱复相后,元廷财政十分拮据,于至元十年(公元1850年)发行了一种新的纸币,叫“至正宝钞”,用它来代替流通已久的“中统宝钞”和“至元宝钞”。为了搜刮民脂民膏,政府拼命印造这种纸币,物价一下子暴涨十倍,老百姓来不及倒换新钞,只好以货易货,全国出现“米价贵似珠”的局面,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从至正四年(公元1334年)开始,黄河接连在白茅堤、金堤决口,河水暴溢。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沿河地区受灾,有的地方水深达两丈左右,接着又发生旱灾和瘟疫,灾区人民死了一半。山东地方的盐场也被洪水冲毁,直接影响了政府的收入。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四月,脱脱决定修治黄河,他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兼河防使,征发黄河沿岸15万民工和庐州(今合肥市)两万戍卒充当劳役,人们在监工的皮鞭下出苦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怨恨、愤怒的气氛笼罩着治河工地,终于引发了“红巾军”起义。 ??元顺帝调了几千名官兵前往镇压起义军,元军开赴前线后,主帅只顾饮酒作乐,士兵们则乘机抢掠,与红巾军刚一交战,主帅扬鞭高喊:“阿卜!阿卜!”(快跑!快跑)回马便逃,元军不战而败。 ??脱脱自误脱脱这时候变得奸诈狡黠,他不仅向元顺帝隐瞒事情真相,而且每当朝中商讨军事,他一概不让汉人官员参预。 ??这时候,红巾军迅速发展,各地纷纷响应,以致义军遍布大江南北。后来,红巾军形成两大分支。 ??北方红巾军以刘福通、郭子兴等人的队伍为主,南方红巾军由彭莹玉、徐寿辉等人发动和领导。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十月,南方红巾军攻占薪水(今湖北浠水),徐寿辉称帝,建国号为“天完”,“天完”就是压倒“大元”的意思,其势力逐渐发展到两湖、安徽、江浙、福建、广西等地。 ??脱脱见带兵镇压义军的弟弟吃了败仗,怕皇帝知道了怪罪下来,于己不利,所以不在皇帝面前提及红巾军起兵主事。可是纸里包不住火,一个名叫哈麻的近侍官员向元顺帝告了脱脱一状:元顺帝闻知天下大乱,而自己还蒙在鼓里,急忙召见脱脱,气愤地责备他说:“你曾说天下太平无事,现在红巾军遍及半个国土,你丞相有什么计策对付?”脱脱吓得瑟瑟发抖。 ??一代贤相终有已时脱脱膺命出兵高邮以后,哈麻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博得了元顺帝的信任,傲了中书平章政事,弟弟雪雪也任了高官。 ??之后,哈麻告诉奇氏和爱猷识里达腊说,脱脱与其弟也先帖木儿拖延立嗣,有不轨之举。其实,在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元顺帝已立爱猷识里达腊为皇太子,哈麻此举别具用心,奇氏和爱猷识里达腊心领神会,指使监察御史三次上奏元顺帝,指责脱脱出师三个月,空耗大量人力财力,毫无战功可言,请求罢免脱脱。 ??元顺帝听信了该言,派使臣急赴军中下诏,以脱脱“劳师耗财,坐视寇盗”为借口,削除他的军权和官爵,将他贬居淮安(路治在今江苏准安县),改派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书平章月阔察儿、知枢密院事雪雪代替脱脱任前线指挥。 ??消息传开,军心大乱,脱脱的心腹龚伯遂对脱脱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劝他不奉圣旨,待攻下高邮,小人谗言自会大白干天下。脱脱摇了摇头,说:“天子召我而我不从,这是与天子作对,君臣之分何在?”说完,骑马向北奔去,百万大军失去主帅,顿时溃散,使走投无路的红巾军抓住战机,反败为胜。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三月,元顺帝再下诏书,将脱脱流放到云南大理,其弟也先帖木儿流放于四川,脱脱的两个儿子也因此受到牵连,分别被放逐兰州、肃州。是年十二月,哈麻假托元顺帝之命,派人毒死了脱脱。 ??元顺帝不辨是非,临阵易帅,使元朝军队功亏一篑,从此,元朝失去了原有的军事优势,而高邮之战却成为元末农民起义由衰入盛的转折点。落日帝国元朝,这个强盛的、征服过几乎整个亚欧大陆的超级王国也走上了一条衰亡的不归路。 ??剥削加重随着蒙古族统治者封建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他们利用土地的剥削也日益加重。如武宗时一个蒙古大臣占江南田1230顷,每年收租50万石,平均每亩收租高达4石。利之所在,贵族们都趋之若鹜,他们往往采取包税制形式,争着承包政府的官田,然后分租给佃户耕种,从中进行剥削。南方汉族地主对佃户的剥削,和蒙古贵族相比也毫不逊色。南宋亡后,元世祖